年11月8日,是第十九个记者节。记者节,一个不放假的节日,许多新闻人在这个日子里依旧坚守在采访一线,讲述百姓故事,记录时代风云。今天,本报特别推出记者节专刊,让这些平日里记录他人故事的记者编辑们分享自己的故事,讲述他们对这份职业的体悟。透过这些故事,我们不仅能懂得新闻人的艰辛与不易,更能看到记者这个职业背后的责任与担当。
REC
年8月11日,[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陕西日报记者丝路行采访组在连霍高速新疆段星星峡收费站采访。
陕西日报记者刘强摄
践行“三项学习教育”创新新闻宣传方法
年9月27日—29日,我参加了全省新闻舆论战线“三项学习教育”培训班,并代表陕西日报进行了学习总结发言。通过此次学习,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做强新闻内容,拓宽传播渠道,努力巩固和壮大新闻舆论阵地。 现在的舆论相当程度上生成于每个中国人的手机上,手机客户端可以说已经成为新兴的强势媒体。面对新的受众、新的平台、新的渠道,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才最有效果呢?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在《四书训义》中说:“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多学才能多思,多学才能眼界开阔。但我们不能只从书上、从经典中学,更多的是要从实践中学、从社会中学,尤其是向新媒体学。 作为省级党报,目前的陕西日报面临着许多新技术语境下的新挑战、新困难,同时也存在着转型升级、思想意识及人才准备不足的障碍,两个层面问题叠加,急需破解。同时专题新闻部也存在着长期积累下来的问题:部门管理缺乏方法,人员积极性难以激发;记者缺乏创造活力,对新闻的采写囿于传统思维;对新媒体缺乏认识,跟不上媒体发展的脚步。有问题就要解决,有障碍就要破除。要努力破除已有的“城墙思维”,创新报道方式,更新报道语言。作为陕西日报的一个深度报道部门,我们要求提升自我创新能力,要求编辑记者要有镜头感的逻辑表达,要有形象感的生动描述,有广度更要有深度,以此更好地与受众同频共振,以主流价值观感染社会。我们只有以不断地学习、执着地创新迎接挑战,才能掌握主动权,进入主战场。
陕西日报专题新闻部主任朱剑
REC
年8月11日,[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陕西日报记者丝路行采访组在连霍高速甘肃境内的马莲井服务区采访。
陕西日报记者刘强摄
在行走中发现最美的风景
“去我们村的路正在修,车过不来,要下车走三四公里呢!要不,你们改天再来吧。” “没事,那我们就下车走吧!” 这是10月采访深度贫困村铜川市照金镇梨树村之前,我和村干部的一段对话。 采访中多走几步路,对于我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在蓝田县狮子沟村蹲点时,我与同事陪两位年迈的村民下山看病,这一趟,走了七八公里山路;在西康铁路秦岭隧道采访时,我曾随巡道工徒步20多公里穿越秦岭隧道,体验他们工作的艰辛;在探访铜川母亲河之一沮河的过程中,为了寻找沮河源头,我和记者站同志在无路、无信号的大山里钻了整整3个半小时…… 当今社会,互联网能让许多资讯唾手可得,会有人调侃记者,用得最多的就是剪切和粘贴两个功能。甚至有种说法,以后记者这个职业会被电脑取代,通过对各种大数据的整合,电脑一样能写出好稿。 对于这些唱衰记者职业的声音,我的看法是,记者独特的思维和体验,永远是机器无法替代的。我们到基层去,到火热的一线“走”出来的好新闻,永远不会被网络上资讯的洪流淹没。 从业20年,这份“行走在一线”的执着,已深深融入我的生命中。每天清晨醒来,我都知道,我又将到一个办公室以外的地方,采访不同的人、体会不同的事,记录我们所经历的伟大时代。 作为一名党报记者,在日常的采访中,我总是要求自己走得近些、再近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让稿件真实、生动,打动读者。路向着远方延伸。我会牢记心中之责、用好手中之笔,继续行走在一线,当一个永远靠脚板儿写新闻的党报记者。
陕西日报记者部副主任李艳
REC
年4月11日,本报“全媒体行动”调研采访组走进汉中市西乡县峡口镇江榜村采访。
陕西日报记者刘强摄
非凡脚力出眼力勤想多思著华章
记者不是士兵,却要时刻保持冲锋姿态,奋战在突发事件第一线;记者不是法官,却要始终明辨是非,传递事实与真相的力量;记者不是教师,但也在播撒培育向上向善的种子,诠释敬业奉献的职业担当。 一名合格的记者,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陕西日报》诞生于延安时期、清凉山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守党和人民立场是融入陕报人血液的红色基因。坚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陕报记者坚决将社委会“同心、同向、同力,立行、立改、立办”的要求落到实处。 在工作中,记者应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今年初,我工作所在的渭南市澄城县被不实报道“抹黑”。在社委会和记者部的指挥下,我星夜赶往事发地采访求证,及时采写了真实的调查报道,倒逼发表不实报道的媒体主动撤稿,为群众伸张了正义,为奋战在基层的扶贫干部廓清了杂音,用主流媒体的正确舆论导向澄清谬误、激浊扬清。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身为记者要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今年4月、9月,在报社和记者部的统一部署下,本报13个驻外记者站统一行动,先后探访了22条流淌在三秦大地上的“母亲河”和8个“鸡鸣三省的地方”。在这两次实打实的“走转改”和“大练兵”中,我们进一步坚定了新闻志向,提升了业务能力。这两组特别报道,引发了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和“三个经济”的广泛 非凡脚力出眼力,勤想多思著华章。只有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才能更贴近群众,更深扎根基层,才能真正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陕西日报记者部记者郑栋
REC
年11月3日,陕西日报记者在商洛市柞水溶洞参加全域旅游全媒体活动。
陕西日报记者高扬摄
扎根一线传递新时代温度
上接天线,下接地气,这不仅是新闻工作者的日常,也是我们的不懈追求。 去年,我参加了“双百三同”蹲点调研采访活动,深入周至县翠峰镇丁家凹村,访脱贫、看变化。一个月里,我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用心用情报道我省脱贫攻坚的新成效、新进展。稿子有了“泥土味”,自己的格局境界也得到了提升。 今年,我有幸成为全国两会陕西日报赴京报道组成员,亲历了在全国人民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之际召开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的会议,目睹了代表委员们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感佩之情油然而生。在夜以继日、争分夺秒的工作中,自己也努力让报道传递出新时代温度。 回首从业12年走过的路,我尝到了一名党报记者历经的酸甜苦辣,深切感受到了工作的压力与艰苦,但收获了更多的光荣以及感动与感悟。在渭河抗洪抢险一线,我被广大党员干部面对生与死的关口冲锋在前的奉献精神所感动;在三星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的景象让我倍感振奋;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陕南人民践行一江清水永续北上的承诺,在“发展经济”与“保护水源”的抉择中做出的努力和牺牲令人动容……一幕幕画面,一场场战役,不回避难题,更笃定前行。 作为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我们不但要用手中的笔记录伟大时代,还要宣传好党的政策,服务群众,引导群众;既要讴歌新时代的浩浩荡荡,也要给普通人带去温暖,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只有扎根一线,才能在采访中获得感悟,并在感悟中讲好陕西故事,传播好陕西声音。
陕西日报理论评论部记者陈艳
REC
陕西日报记者在腰市镇马角村采访。
我选我爱我爱我选
初入报社结束见习后,我主动申请做了一名编辑。做编辑,在新闻这个充满激情与梦想的行业里,从来都不是热门选择。而我,之所以愿意坐这张“冷板凳”,是因为深知自己的脾气性格,也以为编辑只需要和稿件打交道,“做事”即可,“做人”可随性一些。于是我提出申请,在众位前辈略显诧异的眼光中上岗了。 十年夜班,我不后悔。因为,我选我爱,我爱我选。 去年党的十九大期间,我是特刊的责任编辑。第一天,完成所有工作回到家后,我本想像往常一样看一会儿书缓解疲惫,却发现自己的神经始终无法放松,后背不断冒冷汗,胃也开始拧成一团——这种感觉我并不陌生。做要闻编辑,谁还没个紧张焦虑加后怕的时候?对付这种情况,本人倒也驾轻就熟:几杯红酒,和着老掉牙的曲子——醉了,自然就可以睡个好觉。 初当编辑时,我哪里知道“怕”字怎么写?看着前辈老师的小心谨慎,我还曾腹诽:这也太神经质了吧!如今想来,当初的自己真是无知者无畏,拎不清“要闻”这两个字的分量。事实上,每一位编辑的真正入行时刻,就是他开始知道“怕”的那一刻——怕自己一时疏忽,将小到错别字,大到导向有问题的稿件放了出去;怕自己能力不强,无法将好新闻精编打磨;更怕自己在“大战”来临的时刻,无法推出一个在全国同行面前毫不逊色的版面……总之,我怕,怕因为自己没有守好阵地,让这张报纸蒙羞,给报社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 新闻是一个看重理想和职业精神的行业,我虽然只是“二线”的编辑,却也很愿意为守护这份职业精神做出自己的努力。在指尖流出的时间里,在一字一词一标点中,耐着性子,守住每一份稿件,也守住一个报人的尊严与荣誉。这,就是我对这个职业的热情和尊重。
陕西日报编辑出版中心编辑龚凌燕
REC
陕西日报社记者张鑫在人民大会堂门前采访人大代表。
西部网钱海峰摄
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
从田间地头到新闻发布会现场,从抢险一线到生产车间,从“高大上”的航空展到贫困户的家,记忆如同电影般缓缓在我脑海中播放。仔细梳理这些过往,珍藏在我记忆中的并不是那些大事件,反倒是一个个小人物。时不时想起他们,总让我感到温暖而美好。 年底,我在做一个关于农民工生存现状的报道。在西安东二环的一个项目工地上,我碰到了“90后”的严容强。在采访中,这个大男孩几度眼泛泪光,让我不忍再继续提问。小严像是看出了我的心思,摆摆手对我说:“姐,没事,不知咋就感动了,你接着问。” 就这样,一问一答,我完成了采访。过了很久,小严托项目上负责接待的人转告我,他会坚持梦想,在西安把根扎住。 还有一个人,也让我一直牵挂着。今年9月,在招聘会的采访现场,我结识了一位甘肃天水的小姑娘。她叫周瑞,英语专业毕业,在天水做英语培训已经两年了。趁着周日,她专程赶到西安找工作。她说这次如果顺利找到工作,她就不走了。这个24岁的姑娘,在陌生城市里执着追求梦想的样子,让我觉得她浑身都闪着光。 临走时,我给了她电话号码,还加了 中秋节那天,我收到了一条信息,是周瑞发来的。她说,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遇到了我,很幸运。其实,在我看来,幸运的人,是我。 透过笔尖,借助文字,记录身边的故事……这或许就是我钟情于记者这个职业的原因。
陕西日报经济新闻部记者苏怡
REC
年11月2日,陕西日报记者参加全域旅游全媒体陕西行在袁家村采访。
陕西日报记者杜玮摄
“决定性瞬间”背后的“决定性思想”
法国摄影大师布列松年提出的“决定性瞬间”主张,此后成了各国纪实摄影家及新闻摄影记者推崇的摄影定律。 长期以来,新闻摄影界对“决定性瞬间”的定义是通过现场抓拍方式,在极短暂的瞬间,将个人设想、人物动态、构图形式、光影效果、事件等因素完美地组合成鲜明有力的视觉画面,表现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内容。 作为一名新闻摄影记者,在我看来,除了以上这些要素,最为重要的则是要有“决定性思想”。那么,什么是“决定性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战略全局,紧扣新时代的发展特点和人民需求,不断对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行理论探索,取得了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新闻工作者要想在新时代做好新闻报道工作,就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指导,结合具体的工作实际,更好地发挥新闻宣传舆论引领的作用。 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讲话,我一直在思考、探索,努力在不断重温、学深悟透讲话精神中汲取新营养、获取新动力。在日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坚持“四向四做”,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努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陕西日报记者部记者赵晨
REC
三秦都市报记者接受商洛媒体采访。
用笔尖的力量为伟大时代喝彩
转眼间我已经拥有记者身份10年了。在记者节到来之际,我回首以往的采访经历,多少风雨,多少汗水,不由得有些许感叹。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庆幸自己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从事这个崇高的职业,唯有加倍努力、奋发进取,才能收获新的光荣、为这个时代喝彩。 记者,永远在路上。我们用所见、所闻、所思、所悟,记录着三秦大地发展变化的点点滴滴,书写着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的精彩故事。作为一名时政新闻记者,如何让党的政策举措更好地“入”读者的眼,“进”读者的心?这是我一直思索的问题。我想我们应该按照“三贴近”原则,使时政报道更有针对性、贴近性、可读性。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在会议中寻找新闻点的能力,多 社会实践是最好的课堂,人民群众是最好的老师。我一直参与部门策划的《厚德陕西好人故事》《美丽乡村·文明家园》《文明创建在三秦》《五星级党组织风采》等栏目稿件的报道任务。我体会到,新闻报道的源头是火热的现实生活。做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必须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理念,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只有随时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与老百姓真诚交流、交往、交心,才能写出更有温度、更有生命力的新闻作品,才能记录好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
陕西日报时政新闻部记者赵波
REC
陕西日报记者到岚皋县麦溪小学采访。
来源于农村网
锤炼新闻素养讲好陕西故事
在当前各类新闻信息冗余和内容雷同的背景下,党报记者需要发挥主动性,不断锤炼自身业务素质,深入基层采访,重新提炼新闻点,寻找新角度,发现新意义,从而做出新颖的独家报道。 我参与写作并获年度陕西新闻奖一等奖的新闻通讯《“一瓢水”浇开“四朵花”——澄城县创造性使用脱贫保障基金开辟县域经济新天地》,便是锤炼提升我的新闻业务素养的代表性作品。 在主题提炼方面:脱贫攻坚是当前全省工作的一大重点,这篇报道的初始线索,便是来自澄城县的一个光伏扶贫项目。此类项目在全省各地多有推广,若单纯从这个角度进行报道,必然缺乏创新性,流于一篇普通的新闻报道。在采访中我们获悉:该光伏扶贫项目的一部分资金,来源于省上的脱贫保障基金,而澄城县正是创新利用脱贫保障基金,使其发挥更大经济社会效益的改革试验县。时任财经部主任的贾玉峰敏锐地发现了这一新闻点,就提醒我和同事李蕊变换思路,从全省扶贫和盘活财政扶贫资金运用的角度,重新拟定主题,写下了这篇报道。 在提升写作效能方面:当前各媒体竞争如此激烈,党报要在竞争中赢得舆论引导主动权,记者就要在新闻采写过程中做好“热处理”与“冷处理”。在写作这篇稿件时,我与同事协作,在采访当晚趁热打铁写就了初稿,这样就完成了“热处理”。“热处理”后就要开始做“冷处理”,我们又继续探讨商量,最后核对事实、校检文字,才完成了这篇高质量的新闻报道。
陕西日报经济新闻部记者高振博
文/编辑by高扬/席晨/刘芊羽/刘洵
部分图片by网络
来源by陕西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