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韩乐

  春天里,迎着明媚温暖的阳光,行走在澄城县的乡村田间,映入眼帘的都是充满希望的景象:设施大棚中,成熟的瓜菜每天都被采摘装车送往城市里的大型农贸市场、超市;产业园区内,群众忙着修剪果树、施肥春灌,期待来年的好收成;扶贫工厂里,经过技术培训的贫困劳动力在机器前熟练地忙碌着,有了工厂,他们就有了工资,村集体就有了更多的收入……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澄城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尽锐出战,精准发力,持续攻坚,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成绩,用脱贫攻坚拓宽了乡村振兴之路。

  

  所有贫困村全部退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近年来,在包联部门的大力帮扶和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扶贫产业园实现了所有行政村、贫困户“全覆盖”,樱桃、苹果等特色产业竞相“绽放”,大棚设施果蔬引领现代农业快速崛起。广大农村水网、电网持续更新改造,村巷道路、生产主干道全部硬化,机井、蓄水池等灌溉设施大幅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危房改造和易地搬迁贫困户怡然安居,实现了埋在心底最深处的“安居梦”……

  

  ——做强产业

  挖掘群众增收源头活水

  

  “产业扶贫是治本之策”。澄城县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关键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支撑,多措并举抓脱贫,聚精会神兴产业,着力培育起群众稳定增收的致富产业,以村村建产业园、户户有收益为目标,积极发展各村特色产业,做到长短效产业相结合,扶贫产业收益最大化。

  

  “一共卖了7万多元,希望来年会更好!”去年樱桃销售刚刚结束,庄头镇郭家庄村贫困户李俊奇笑着说。

  

  “人家一卖就是几万元,县上又大力扶持,咱也赶紧种上!”在距离郭家庄村不远的永内村,贫困群众靳李权今年新栽了3亩樱桃树。他说,过去家庭收入低,关键是没产业“。现在好了,有了樱桃树,挣钱就有了指望。”在澄城县,各镇(办)安排群众分组、分户、分地块、分时段排好作业班次,通过合理调配指导群众有序作业。充满希望的春天里,古徵大地一片“东边灌溉、西边剪枝、南边平地、北边起梁”的农忙景象。

  

  让靳李权种樱桃充满底气的是县上力度巨大的支持政策。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10万亩以上优质早熟樱桃基地,产量达到15万吨以上,产值突破20亿元。从年起,连续3年每年对新建园每亩给予元奖补,安排万元支持樱桃实验站建设、安排万元用于品牌培育和宣传推进。

  

  破题脱贫攻坚,打造核心产业。去年以来,澄城“樱桃第一县”目标有力推进、步履铿锵。澄城樱桃甜到了澄城人心里:第四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澄城樱桃”榜上有名,纳入陕西乡村特色产业名录,入选年度最受欢迎的果品区域公用品牌强。超额完成2万亩优质樱桃年度栽植任务,总面积达9万亩,成功举办首届中国·澄城樱桃云营销季、陕西水果网络特色季樱桃季活动,樱桃产业产销两旺、量价齐升,产值突破10亿元。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澄城县坚持系统谋划,制定产业扶贫的总体规划,明确产业扶贫的用力方向,初步形成了北部苹果花椒集中区、中部樱桃药材集中区、南部特色水果集中区三大种植板块。制定出台产业发展奖励补助政策,累计投放奖补资金万元,扶持1万多户贫困户发展增收产业。累计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贴息贷款3.5亿元;互助资金协会发展到个,累计发放借款2.47亿元,扶贫户会员发展产业。在全县共建成扶贫产业园个,总面积达到3万余亩,形成了以苹果、樱桃、花椒、中药材等主导优势特色产业为主的产业格局,并吸纳贫困户到产业园务工。同时,整合涉农资金1亿元,扶持壮大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多个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以务工、固定回报、投资参股等方式帮扶贫困、兴业脱贫。

  

 ——互助资金

 帮助贫困群众走上致富路

  

  家在安里镇刘家卓村的翟书民现如今是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从一开始的投资失败、负债累累到现在经营着红红火火的家庭农场,脱贫攻坚这几年,翟书民家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村里人的眼里,翟书民属于“能折腾”的人。3年,他开始养猪,次年,猪存栏达到头。正当他对致富充满信心的时候,“口蹄疫”让他的投资血本无归。本来家里就不宽裕,老父亲得癌症看病欠下的账还没有还完,养猪又亏进去了十几万元,一家人的生活雪上加霜。

  

  “越是没钱,越是借不来钱!”面对窘境,脱贫攻坚的扶贫互助资金像及时雨一样解决了翟书民发展大棚初期所面临的投资难题。如今,他的家庭农场已建成日光温室大棚10余座,年收入20余万元。

  

  在澄城县,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实施,有一大批贫困户像翟书民一样实现了脱贫致富。他们致贫的原因各有不同,发展的产业也多种多样。但是,在他们创业之初,资金方面的帮扶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澄城县以贫困户增收为中心,以贫困户产业培育、贫困村产业提档升级为抓手,创造性推出“贫困村+互助协会+会员户”互助资金运作模式,为发展产业的会员发放0元至2万元小额借款,解决生产发展资金难题,被誉为农民身边的“小银行”。

  

  扶贫互助协会具有风险小、门槛低和小额、短期、低息、无抵押的特点,可以及时为发展产业的会员户提供资金支持,做到随到随办、方便快捷。有效破解了发展产业过程中,贫困户底子薄、基础差、投资难的问题。

  

  据了解,澄城县共建立了1个县级互助协会和个村级互助协会,互助资金达到万元。扶贫互助协会充分发挥贴近群众、贴近生产实际和方便、快捷、管用的优势,为全县发展苹果、生猪、樱桃等优势主导产业提供了资金支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助推贫困户脱贫致富。截至目前,支持解决户会员发展增收产业的燃眉之急。全县共支持个村发展苹果、樱桃、生猪等优势主导产业,扶持贫困群众发展设施大棚余座,新栽苹果面积8亩,樱桃0亩,杂果亩,种植中药材亩。

  

  在规范运行和风险防范方面,澄城县重视宣传引导,积极开展“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诚信宣传活动,引导会员树立权利义务对等意识、诚信意识、法律意识。通过村级协会资金的集中管理和借款资金“一卡通”到户的办法,预防了资金的挪用、挤占和违规使用,严格检查管理,坚持月报账、年终总结,公布协会账务,确保互助资金安全运行。

  

  ——帮扶协作

 汇聚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春节前后,在寺前镇和家楼村,忙完自家地里活计的韩社强又来到村上的粉条加工厂开始忙碌。

  

  “我身体不好年纪又大,出门打工基本找不到活,前些年一到冬天就在家窝着,一分钱收入都没有。”韩社强告诉记者,自从村上开了粉条加工厂,他每年冬季都在厂里打工,一个月能拿到多元的工资。“两个女儿一个在电信公司上班,一个刚刚去了大唐集团上班,日子美着哩!”韩社强笑着说道。

  

  村支部书记王安朝说,年,大唐集团投资万元,将村上原有小作坊升级改造为粉条加工厂。当年仅粉条加工这一项,村集体收入10万元,为每户贫困户分红0元。澄城县与定点帮扶的央企中国大唐集团密切协作,共同汇聚脱贫攻坚强大合力,形成了“建产业基地+送技术+扩销售+扶智扶志”的央企定点帮扶“大唐模式”。累计投入帮扶专项资金2余万元,带动贫困群众户人,

  

  大唐集团充分发挥优势,探索“央企带民企,民企促就业”的扶贫新模式,积极争取长期协作单位邦威防护科技有限公司在澄城建设唐威服装扶贫工厂,吸纳易地搬迁贫困群众就业,增加贫困群众工资性收入,实现企业发展与脱贫致富双赢。此外,大唐集团适当放宽招聘条件,招聘澄城籍贫困大学生就业,并为贫困劳动力开设公益专岗,先后招录澄城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应届高校毕业生24名,为3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大唐提供了就业岗位。多年来,大唐集团累计投资万元,援建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2座,区域内大型冷库1座,辐射带动贫困户户人,贫困户户均年增收元以上。先后援建了红薯种植加工产业园、冬枣产业园以及脱毒苗木组培室,带动贫困户户人增加收入。

  

  与此同时,充分发挥“澄城——丹徒”协作优势,两地并肩作战、携手共进,共同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4年来,澄城共接受苏陕省级协作资金累计万元,实施项目51个,总投资1.85亿元,覆盖农业生产的种植、养殖、加工、物流和技术培训等方面。丹澄双方共实现村企结对13个,学校结对6个,医院结对2个,镇镇结对6个,村村结对12个,区县、镇镇结对资金累计万元,实施项目18个,带动贫困群众户人。双方互访交流干部千余人;丹徒方面累计采购澄城扶贫产品资金达到多万元;招引鑫运建材、嘉豪服饰等5家江苏企业到澄城投资,投资额超过2亿元。

  

  大力开展消费扶贫,助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丹徒地处东部发达地区,区位优势明显,消费旺盛活跃,是澄城农特产品外销和扩大对外合作的重要平台,年丹徒采购澄城扶贫产品万元。澄城依托陕西江苏两地共建的“陕西馆”“渭南馆”等消费扶贫平台,组织澄城农产品走进江苏,借力丹徒共同搭建特色农产品宣传推介和销售平台,进一步拓展扶贫产品销售渠道,将澄城最好的农产品送去江苏,确保物美价廉、品质有保障。同时,着眼于谋划未来,依托两地特色优势资源,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积极承接镇江乃至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招引更多的江苏企业来澄投资,携手开创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全面长期战略协作局面,携手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梁纪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