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奇迹 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渠
藏银楼。民国时期修建洛惠渠时为储藏银圆专门建造的碉堡式两层青石建筑。
民国时期,引洛灌溉迎来重大变化。铁镰山下,大峪河上,一新一旧两架渡槽并行凌空,雄姿伟岸。“旧渡槽建于年,其上有水利专家李仪祉撰写的‘大旱何须望云至,自有长虹带雨来’14个大字。”东大鹏说,“如文字所言,修建洛惠渠,就是为了应对当时的旱灾。”
年,关中大旱,三年不雨,六料无收,饿殍遍野。时任陕西省政府主席的杨虎城,邀请李仪祉回陕筹划水利建设。年,“关中八惠”之一的洛惠渠开始勘测设计,计划将包括龙首渠在内的历代引洛灌溉工程重新整合,续建扩灌。
由于洛河河床下切,与多年前相比,洛惠渠的建设在铁镰山遇到了更大的阻碍。横穿铁镰山的五号隧洞,全长米,南段开挖之初即遇水泉,进至22米处水泉极旺;北段进至米处遇沙层,至米处又遇潜泉……此时又值抗日战争时期,局势动荡、工款不继、器材匮乏。时任泾洛工程局局长的陆士基带领工作人员,毅然将指挥机关移驻施工现场,在深沟旷野与潜泉流沙搏斗,五易施工方案,终以“工作井工作洞施工方法”于年11月26日贯通全洞。为纪念年在阳泉沟测量时以身殉职的工程师张平之,故命名为“平之洞”。
历时14年、耗资万银圆,洛惠渠骨干工程——包括一坝(龙首坝)、二槽(夺村渡槽、曲里渡槽)、五洞(一号隧洞至五号隧洞)终于建成,冠绝一时,蜚声中外。遗憾的是,因为战争等原因,一部分配套工程未完成,致使洛惠渠未能产生实际效益。
义井分水枢纽。洛惠渠总干渠于此处分为东干渠、中干渠和西干渠。
“在改造过程中,五号隧洞又成了大难题。我们创造性地采取‘盾构掘进法’,打通了民国时期原来没有挖通的隧洞,形成了‘平之洞’‘鑫源洞’两个洞的‘人’字形架构,提高了五号隧洞的过流能力,满足了日益增长的灌溉需求。”洛惠渠管理中心原党委副书记白晓林说。
“洛惠渠灌区发展70年来,管理机制也在不断优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积极推行定额灌溉,实现渠水更加有效的利用。近年来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冬枣、葡萄等经济作物增多,我们不断改善用水计划和灌水技术,确保农田都能得到精准灌溉。”白晓林说,此外,灌区还努力克服高含沙浑水的输送困难,改良盐碱地,使更多的土地得到灌溉。
卤泊滩的惊人变化就是洛惠渠带来的。“别看现在卤泊滩良田万亩、景色宜人,以前的景象可是十分凄凉的,夏秋水汪汪、冬春白茫茫,只长盐蓬草,不长庄稼苗。”史鸿庆说。
今年84岁的史鸿庆几十年来一直在做洛惠渠灌区水利土壤改良试验研究。“年,为了将洛河高含沙浑水送到卤泊滩,我们进驻了那里,负责引洪淤灌改良盐碱地工作。短短几年,原本小麦亩产仅几十公斤的高密村,改良盐碱地亩,小麦亩产达到多公斤。”史鸿庆说,“后来我退休了,再去卤泊滩时,高密村村民拉着我的手表示感谢,洛惠渠确确实实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如今,洛惠渠已发展成为灌排体系完整的大型灌区,灌溉74.3万亩农田,惠及人口69万,多年来累计引洪淤灌、改良盐碱地23万亩,引水亿立方米,消纳入黄泥沙2亿吨,灌溉面积上亿亩次。
五号隧洞。左边为“平之洞”,右边为“鑫源洞”。
“听到申遗成功的时候我非常激动!”12月16日,距龙首渠引洛古灌区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已经过去8天,但洛惠渠管理中心总会计师党百京依旧难掩激动。他是此次申遗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早在年,我们就萌生了申遗的念头。随后,我们便多次邀请国内外的水利专家来灌区考察评估。”党百京说,“年1月,我们正式开始了申遗的准备工作。”
针对龙首渠引洛古灌区历史沿革不明晰的问题,洛惠渠管理中心走访渭南各地的博物馆和档案馆,查找相关的文物,查阅相关的史料。“以前只知道《史记·河渠书》中关于龙首渠的记载。现在我们更多了解到,龙首渠引洛古灌区肇始于汉,筑陂于三国,重开于北周,显效于唐,不绝于宋元,泉溉于明清,兴建于民国而振兴于当代。”党百京说,他们还不断挖掘灌区蕴含的龙文化、汉文化等文化价值,以及测量技术、“井渠法”等科技价值。
与此同时,洛惠渠管理中心编制了《洛惠渠水利工程遗产维修保护实施方案》,不断加强对灌区内遗产的保护,在重要遗址地都设置了标志牌,对五号隧洞、龙首渠井渠遗址进行了渠堤硬化、栽种绿植,对龙首坝、藏银楼等遗址周边进行除杂清污、安装保护网。
“申遗成功后,灌区内的遗产肯定会受到更多的重视,得到更好的保护。”党百京说,目前洛惠渠管理中心已经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合作,着手编制《龙首渠引洛古灌区遗产保护利用规划》,并计划将此纳入到黄河流域遗产保护利用的大规划之中。同时,洛惠渠管理中心正着手开展龙首渠引洛古灌区文物遗存普查登记与征集工作,准备筹建“龙首渠博物馆”。
与党百京不同,澄城县交道镇樊家川村党支部书记樊建武则更期待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这个“金字招牌”能给村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申遗成功没几天,就已经有不少来自山西、河南的游客来龙首坝参观了。以前每年来龙首坝参观的人次有50多万,以后肯定会激增。这将会更好地带动村里旅游产业的发展。”樊建武说,目前樊家川村打造了龙首坝景区、龙首现代农业园区,并计划在此基础上建设渭北民俗风情街、特色民宿等,不断推进农旅融合发展。
此外,樊家川村借助龙首坝的名气,打造“龙首坝”牌有机农产品品牌,并发展了多亩酥梨和亩设施大棚。“今年‘龙首坝’牌酥梨卖了0多万元,如今龙首渠名气更大了,我们的酥梨也就更有市场了。”樊建武笑着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这个‘金字招牌’会让樊家川村更美更富!”(记者 田锡超文/图)
来源:陕西日报
内容如有不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