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头窑遗址瓮窑烧造区掠影。周新平刚烧制完成的还在窑内的瓷器。瓮窑烧造区里的瓮。烧造者以周、杜、赵、景姓家族为主,鼎盛时期年产瓮、盆等10万多件。元代窑遗址,是目前尧头窑遗址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窑口。刘忠阳在修坯。与我国上百处知名瓷窑相比,尧头窑只是一处地地道道的北方民窑。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名气不大且在中国陶瓷史上少有记载的民窑,其陶瓷烧制技艺于年和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等一起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后,尧头窑遗址被确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尧头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尧头镇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短短几年时间,尧头窑的陶瓷、窑址及其所在的村镇相继成为我国的名瓷、名窑、名村、名镇。尧头窑究竟有什么魅力让国家作出如此评价?这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带着好奇,10月23日,记者前往澄城县,踏上了探访尧头窑之旅。遍地沧桑诉说着辉煌尧头窑位于澄城县西南11公里处的尧头镇尧头村,地处渭北黄土台塬地带、洛水之滨。沿着曲曲折折的道路,顺着蜿蜒绵长的沟壑,终于看见了色彩明丽、威严挺立的“尧头镇”牌坊。当“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牌匾渐行渐远时,尧头窑遗址便在眼前了。踩踏着一条条碎瓷片铺就的道路,抚摸着一面面匣钵堆成的墙壁,依次经过老街、李氏宗祠、元代窑遗址、道光瓷窑……时至今日,尧头窑遗址仍现存古窑余座、古民居75处、制瓷作坊78处、庙宇祠堂17处,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原生态古窑遗址群,被誉为“中国原生态陶瓷活化石”和“中国现存最大的天然民窑博物馆”。进入尧头窑遗址中最让人震撼的区域——瓮窑烧造区,一个窑与瓷遗存的世界清晰可见。峁梁阡陌间,无数瓮罐堆叠在丛生的荒草中,绵延不断;荒芜废旧的窑洞布满山坡,参差错落。穿过草丛,记者佝偻着身子钻进一孔墙壁斑驳的窑洞,昔日窑火的温热早已消失,只剩下几片蒙上了厚厚尘土的碎瓷片散在角落。古窑洞岁月,旧瓷知繁华。这满地的沧桑,将逝去的辉煌娓娓道来……据《澄城地名志》记载,尧头镇古称“窑头镇”,因瓷窑而得名,又由于古圣人“尧”与“窑”的发音相同,久而久之“尧”字慢慢地取代了“窑”字。尧头窑生产瓷器有三大优势:附近淙淙不息的洛河水,随处可挖的高岭土、白碱土,储量丰富的煤炭。据说,当地曾有人在古窑址废墟中挖掘出了刻有汉代年号和人名的陶瓷碎片。尧头窑最早的文字记录见于明代的澄城县志,记载了澄城“瓷砂始于唐”。尧头窑是个民窑、土窑,民间需要什么,就烧制什么。千百年来,这里烧制的一件件瓮、盆、碗、瓶等,造型古拙浑朴,纹饰简练凝重,具有鲜明的民间文化风情及浓郁的泥土气息,源源不断进入寻常百姓家。洛河两岸曾广泛流传着这么一条民谣:“收秋不收秋,先看农历五月二十六,五月二十六滴一点,快到尧头买大碗,买来大碗咥米饭。”传说农历五月二十六是农民敬奉糜谷神的日子,如果当天下雨,就是个好兆头。这反映了人们对丰收的期盼,也道出了尧头窑的名气之大。尧头窑炉火鼎盛时期,以碗窑、黑窑、瓮窑、砂窑四大传统窑系为主,有瓷窑百余处,年产陶瓷万余件。那个时候的尧头,有个响亮的名字——千户尧头。白日市声喧嚣,入夜亮如白昼。年,日军飞机越过黄河侦察,看到尧头窑紫烟缭绕的火热景象,误认为是工业重镇,投下两颗炸弹。尧头窑遗址内至今还遗留着炸弹炸出的深坑。进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尧头窑曾经的辉煌被另一种盛况所取代。当时这么一句口头禅颇为流行——“下了尧头坡,矿长比驴多”。而煤炭无序过量的破坏性滥采导致土地下陷、建筑损裂、土壤退化,许多尧头人不得不择地安家,中断了烧制陶瓷的传统……黄河“精灵”得遇有缘人对于吴来宝来说,年5月20日是一个永远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澄城尧头陶瓷烧制技艺正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是在他的努力下,世界重新认识了尧头窑。“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有许许多多人帮助了我,帮助了尧头窑,尤其是靳之林教授。”吴来宝说。今年64岁的吴来宝是澄城县文化馆原馆长,十分热爱民俗文化。年他看到国家实施对“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新闻后,就开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66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