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来,澄城县扎实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和非遗传承工作,发挥好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文物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先后争取到中省市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余万元,完成城隍庙神楼除险加固、油漆彩绘、安防工程和游客中心建设项目。王官城遗址及墓群安防工程建设项目均已完工投用。县博物馆展陈提升改造工程、魏长城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和保护修缮工程项目加快推进,重点文物遗存得到充分保护利用。
打击文物犯罪成果斐然。保持对文物犯罪“露头就打”高压态势,严厉打击盗掘墓葬、倒卖文物等违法犯罪行为,坚决遏制文物犯罪的高发势头。在“11.25”刘家洼特大盗墓案件中,共打掉文物犯罪团伙7个,抓捕犯罪嫌疑人56人,追缴珍贵文物余件(套),受到省文物局、省公安厅表彰奖励。
抢救发掘利用实现突破。配合省考古院完成了对刘家洼东周遗址的抢救性考古勘探发掘,现已勘探约4平方公里,共发现墓葬4处余座,出土珍贵文物余件(组)。东周遗址作为陕西关中东部周代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荣获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良周遗址被命名为陕西省文化遗址公园。
文物保护宣传深入人心。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陕西日报对刘家洼东周遗址分别进行了专题报道,刘家洼考古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通过多种形式在“文化执法宣传月”,“4.18国际古迹遗址日”“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及重要节假日开展文物安全专题宣传,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