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渭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渭南市年全面深化改革新闻发布会。记者王清摄
陕西网讯(记者王清实习记者闵欣茹)9月14日,渭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渭南市年全面深化改革新闻发布会。渭南市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雷智宏,就年全市“小切口”改革成果成效向媒体进行通报,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与舆情信息科科长张红红主持发布会。
市委深改委紧扣“十项重点工作”,围绕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在放管服改革、教育医疗改革、基层治理改革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出26项“小切口”改革事项,作为今年集中攻坚的重点任务。按照市委深改委工作要求,市委改革办以“小切口”助推“大变革”、服务“大民生”为主题,建立运用台账管理机制、信息编报机制、督察考评机制、观摩交流机制这四项机制,扎实推进“小切口”改革并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效。
聚焦便民利企,不断激发政务服务新效能
“受审分离”改革在华州区深入推进,商事登记办理时限由法定的3个工作日压缩到20分钟,实现了“即批秒办”。户籍制度改革在潼关县持续深化,在全省率先推出“出诊式”服务、居住证立等可取、全国身份证“无证通办”等10条便民举措,户籍制度改革的“潼关模式”受到人民论坛网、陕西公安等中省媒体报道。富平县到贤镇综合执法改革扎实推进,有效解决了多头执法、交叉执法等突出问题。一枚印章管审批在富平县探索推行,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中做出了新的探索。白水县中小企业法律服务中心挂牌运行,助力企业健康发展,被企业赞为及时雨。现场核查“不见面”改革推出“互联网+远程视频勘验”的“澄城模式”,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服务效能。工程建设领域“容缺审批+承诺制+并联审批”办理模式的“高新经验”在全市推广,大幅压缩了办理时间。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全面增加民生新福祉
生活垃圾分类省级示范区创建工作在临渭区顺利推进,投放准确率和民众满意率不断提高。主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加快推进,探索建立了“”模式。物业企业“红黑榜”制度在白水县探索推行,逐渐形成了“行业监督、业主参与”的物业管理新格局。家校合育改革在大荔县全面推行,实现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联动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澄城县打开新局面,县级创业孵化园共孵化培育入驻企业24家,带动就业人,9个镇级创业中心共入驻孵化企业34家,带动就业达余人。渭南高新区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有序推行,初步形成了婴幼儿照护服务品牌效应。
聚焦基层治理,着力打造共享共建新格局
公安信息化立体防控体系建设工程在华阴市取得实效,实现城区、景区、村组巷道社会治安监控无盲区,社会治安持续稳定向好。大数据作战中心一体化运行机制在蒲城县高效实施,形成“受案—研判—侦控—指令—反馈”的规范化运行闭环管理流程,发挥了“1+1>2”的服务实战效能。“一村一警”警务机制改革在合阳县顺利推进,形成全覆盖的基层治安防控网络,把矛盾风险化解在群众身边。渭南经开区探索“1+4”多警一体街面勤务模式,形成一体化合成作战体系,进一步提升了公共安全管理效能。潼关县以全省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示范县为契机,创新提出党建功能化、村务多员化、网格信息化“三化同步”,开启了一场乡村治理有益尝试。蒲城县奉先街道试点推行“三事”服务机制,形成“问题收集、分类处置、回访评价、晾晒评议、考核评价”闭环流程,一线解决群众难题。网格化“智慧合阳”APP广泛推广。
下一步,市委改革办将以市委“高举旗帜、响应号召、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主题活动为统揽,重点从加大跟踪推进力度、加快经验总结提炼、加强目标责任考核三个方面抓工作,弘扬认真干、努力干、拼命干的工作作风,持续深化“小切口”改革,努力培育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示范的渭南改革模式,为推进全市高质量发展,实现追赶超越目标贡献改革智慧和力量。
渭南市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雷智宏通报年全市“小切口”改革成果成效。记者王清摄
渭南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与舆情信息科科长张红红主持新闻发布会。记者王清摄
9月14日,渭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渭南市年全面深化改革新闻发布会。记者王清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