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回顾这40年,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渭南澄城县有一位文化馆退休干部,他叫贾生华,工作之余,他拿起相机,坚持记录了澄城50年。他的摄影作品生动真实地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百姓生活和城镇化发展变迁。
装粮口袋,用棉线绳编织而成。装粮后的口袋高约1.5米,粗约0.8米,可装四斗左右的粮食,重约60公斤,这样便于人们肩扛。《麦场装粮》年,贾生华/摄。
《卖芦席》年,贾生华/摄
《成交》年,贾生华/摄
今年79岁的贾生华,年出生于澄城县冯原镇长宁村。他说,那个时候都穷,一家人吃不饱穿不暖的岁月,给了他童年刻骨铭心的痛感。从小就爱写写画画的他完小毕业后,有机会在西安美专附中就读了四年。正是这四年的学习,为他后来从事摄影工作打下了基础。
《集市自行车寄存处》年,贾生华/摄
毕业后,贾生华被分配到澄城一小学教书。后又调进澄城县电影站放电影。在此期间,他认识了县文化馆一姓赵的摄影老师,接触到了照相机,跟着学习了拍照、冲洗照片。
年,澄城县设立了“科技咨询亭”,专门出售农业科技书籍,开展科技知识咨询,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贾生华/摄
那时候的澄城县会拍照的人寥寥无几,县里经常有一些活动和会议,就临时让贾生华去布置会场,同时拍照。“那个时候,条件虽然很艰苦,但是工作热情很高。”贾生华回忆说,为了加班冲洗照片,他常常顾不上吃饭。
《集市上的缝衣摊》年,贾生华/摄
"种地纳粮”是数千年来中国农民认为天经地义的事。自年元月开始,国家取消农业税,农民不再交公粮了!《粮站收公粮》年,贾生华/摄。
贾生华肯吃苦,又勤奋好学。他放电影放出了名气,照相也越来越好。年,他被调到县文化馆工作,从此开始了真正的艺术创作生涯。怀着对童年的记忆,对家乡的热爱,他把镜头朝下,走农村,进地头,下工厂,到车间,去商场,逛集市,工作之余与老百姓近距离接触,用相机抓拍记录下大量具有鲜明时代印记的照片,为社会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农村娃》年,贾生华/摄
《吹鼓手》年,贾生华/摄
《踏雪行》年,贾生华/摄
当谈到自己的摄影,79岁的贾生华侃侃而谈。他说:“摄影是观察,是感悟,是记录,是积累;也是感情的投入,是爱的奉献,是思想的结晶,是境界的再现。”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家兴起了做大立柜热,柜门上镶大玻璃成为时尚,卖镜面玻璃的市场应运而生。《衣柜镜前》年,贾生华/摄。
正是对摄影艺术的执着追求,他才把人生大半时间都投入到了心爱的摄影创作当中,他用镜头坚持记录家乡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变化。“我生于斯,长于斯,是这一片热土哺育了我,我一心想把这片土地上人民的精神面貌,记录下来,反映改革开放这一大好时代下农村发生的巨变。”
《喝口热汤》年,贾生华/摄
年,中国农村广袤的田野刚刚从沉睡中苏醒。各种形式的责任制像中子流轰击核燃料一样点燃了农民心中积蕴已久的热情。澄城县醍醐乡季家坡,这个偏僻的山村也感受到春风的吹佛,建立了一个个专业组。种庄稼,养牛羊,酿白酒,集体副业大发展。
《兑现》年,贾生华/摄
年关到了,这个有名的三类队破天荒地分红了,兑现了!贾生华快门一按,将这一慕历史瞬间定格。
在壶梯山脚饱受过贫穷之苦的贾生华已经从季家坡的变化中感受到了中国农村一股春潮正在汹涌而来,《兑现》作为报春红梅在多家报刊竞相刊登。
《一窝走》年,贾生华/摄
春潮,激荡着贾生华的心扉,反映农村改革脚步的摄影创作一发而不可收。当时处于四县交界的冯原镇集市甚是繁荣,贾生华逢集市必去拍摄。“小市场的变化反映大社会的变化。”贾生华在集市上寻觅最能展示农村改革一步步深入的一个个环节。年,集市上几位农民在交易小猪的画面,看似普通的场面,却触动了贾生华的心弦。这一场面被他抓拍下来,起名为《一窝走》。《一窝走》不仅仅是中国北方集市讨价还价的民俗,更重要的是艺术地反映了正在摆脱贫困农民养殖观念、经营观念上的历史进步。
《专注》年,贾生华/摄
农民观念的进步,重要的表现为科技意识的觉醒。贾生华年拍摄的作品《专注》真实地揭示了当时农民对知识的渴求。县城街道,漫天飞雪,画面中一位身材高大的农民伫立于科普专栏之前,身边的毛驴早已冻得耷拉着眼皮,自己的帽子上覆盖了厚厚的积雪。可他仍聚精会神,浑然不觉。贾生华正是抓住这个生动的场景为新时代农民工笔渲染了一幅崭新的形象。
改革开放后,澄城县的农家妇女打破传统观念,走上街头做起了生意,成为率先富起来的商业专业户。《表彰万元户》年,贾生华/摄。
翻开贾生华年出版的摄影作品集《乡情》一书,犹如打开一段旧时光,书中《生产队犁地》、《知青落户农村》、《表彰万元户》、《个体劳动者的自豪》、《集市自行车寄存处》、《粮站收公粮》、《丰收》……每张照片都是一段往事,都在讲述一个故事。
年4月,澄城县个体户代表,敲锣打鼓庆祝澄城县个体劳动者协会成立。《个体劳动者的自豪》年,贾生华/摄。
从农村合作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落后的犁耧耙耱,到先进的机耕机收,生产方式改变了,人们的思想改变了。那一个个画面,就是一部历史,就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贾生华老师在家中接受记者采访记者王长江/摄
记者同贾生华老师交谈中了解到,《乡情》这本摄影集仅仅是他留存下来大量摄影作品中的一少部分。在他的房间里,柜子里,箱子里,鞋盒里还存放着大量的胶片,没有被冲印出来,具体有多少,就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了,因为他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拍摄上,第一本摄影集《乡情》还是在他77岁高龄时才整理出版问世。
如今79岁的贾生华,不仅会在电脑上打字,而且能使用一些图片处理软件,他的第一本摄影集《乡情》是他自己设计和排版。记者王长江/
贾生华为了学习摄影,自费订阅了多种摄影报刊杂志。记者王长江/摄
贾生华从拿起相机那一天起,就把镜头对准了自己的家乡,而这一坚持就是大半人生。“我虽然拍的是渭北的一个农村的变化,但是我从没有故步自封,一直坚持学习。”贾生华说,为了学习摄影,他坚持订阅人民摄影报,中国摄影、大众摄影等多种摄影报刊杂志学习,有的从创刊坚持订阅到年底。
贾生华向摄友讲述他的第二本摄影集《变迁》里作品的故事。记者王长江/摄
目前,79岁的贾生华一有时间就伏案在电脑前精心编辑他的第二本摄影集——《变迁》。“历史已经远去,我也慢慢变老,但只要我还有精力,我都会继续用镜头记录家乡一路的变化。”贾生华说。
年,交道农民葛振兴,各方筹资,创办了振兴运输公司,成为澄城县第一家运输专业户,也是全国最早的运输专业户之一,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公司每天往返澄城至西安客车十多趟,为澄城、大荔、渭南等地群众提供了方便,货车发往全国各地,促进了当时的商品流通,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贾生华/摄
民公社时期,农村最基层劳动单位为生产队,一般情况下,全队社员都在一起劳动,无论是收、割、耕、种、都集中在一起从事一项劳作。《生产队犁地》年,贾生华/摄
秋播》年,贾生华/摄
《丰收》年,贾生华/摄
《冯原机耕队》年,贾生华/摄
《机播》年,贾生华/摄
《麦场上的童年》年,贾生华/摄
《学生午睡》年,贾生华/摄
年澄城县西河公路大桥(上),年西河桥通车典礼(下)。贾生华/摄
东雷抽黄引水工程于年动工兴建,经过三县人民的齐心协力、艰苦奋斗,于年建成通水。贾生华/摄
《试水》年,贾生华/摄
《和谐》年,贾生华/摄
来源:华山网讯(ID:hswnet)记者王长江
底部广告↓↓点击"阅读原文"进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