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陈小文)5月25日,渭南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郝荔介绍渭南市文物保护利用相关工作情况,该局文物科科长梁新蒲现场回答记者提问。

据郝荔介绍,目前,渭南市共有不可移动文物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1处,省级文保单位处,县级文保单位处。可移动文物(馆藏文物)件(组),珍贵文物件(组)。进入全国大遗址名录2处,为魏长城遗址和唐代帝陵。全市共有市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8家,各类博物馆纪念馆37家,共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点89处,可移动革命文物件(组),其中43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件(组)可移动革命文物入选陕西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全市有传统村落85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历史街区11个。

几年来,渭南联合省考古机构开展调研、考古工作,共发掘古遗址、古墓葬11处。年富平县发掘出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山水壁画(唐代)。澄城县刘家洼遗址(东周时期)评为“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基础上持续开展考古发掘。正在发掘的韩城市陶渠遗址(西周春秋时期)、白水县杜康沟遗址(新石器时代)等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据了解,为了全面推进文物保护工作,渭南市出台了一系列的保护政策,不断夯实文物保护工作基础。自年起,每年设立市级文物专项保护资金万元,年起要求各县(市、区)至少落实县级文物专项资金50万元,并已纳入华彩渭南建设考核。近三年累计争取中省财政资金1.13多亿元,实施保护维修工程50项,修复可移动文物60余件(组),使一批濒危文物得到有效保护。

目前,渭南市社区博物馆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年配合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组对全市16家国有博物馆、纪念馆馆藏文物进行全面鉴定,共鉴定、复核馆藏文物余件,调整珍贵文物等级余件。创新文物阐释利用手段,积极推进“数字博物馆”“互联网+文物教育”等,文物资源信息逐步开放共享,文物活化利用水平日渐提升。健全了文物、公安、消防长效合作机制,实现文物古建筑零火灾、馆藏零被盗、田野文物无重大安全事故,健全文物、公安、消防长效合作机制,实现文物古建筑零火灾、馆藏零被盗、田野文物无重大安全事故,进一步加强文物管控力。

郝荔表示,下一步,市上还将继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持续推进魏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陈出新、改造提升一批文物陈列。同时,积极做好革命文物公布、保护、宣传工作,持续与各级公安机关联合开展系列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并将文物安全工作纳入各级考核体系,切实履行好文物保护主体责任。

责任编辑:渭南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