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对黄河的探秘和崇敬,这天,我们驱车赶往渭南,观黄河的二级支流洛河,看澄城县与蒲城县交界处的龙首坝。

洛河为黄河下游北岸支流,古称雒河,发源于陕西省蓝田县境内华山南麓,流经洛南、卢氏、洛阳,于巩县境入黄河。洛河又称北洛河,位于陕西省北部,是渭河的下游支流。上源称头道川,发源于陕西省西北部的定边县南,向东南流经吴旗县于川河附近有支流周河汇入,在甘泉县拆向南流,于黄陵附近又有支流葫芦河汇入后流向东南到大荔县南的三河口附近注入渭河,长达公里。上、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地地区,河水含沙量较大,下游平原地区,有灌溉工程,农业比较发达。

龙首坝是一座横跨于澄城县交道镇状头村村西,处于与蒲城县洛滨镇韦村交界的洛河下游,是陕西关中地区的名坝。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和风光秀丽的自然景色驰名天下。

  

龙首坝由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倡导,近代水利科学家李仪祉先生主持规划,孙绍宗总工程师率队勘探并全面负责工程实施,工程师李奎顺具体设计,于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公元年)5月动工兴建,次年6月竣工。坝为石拱滚水坝,坝轴为弧形,坝面为渥奇式。坝高16.2米,顶长.67米,顶宽5米,坝基最大宽22.5米。坝体用工个,用石料立方米,用沙立方米,用水泥桶,支付银元元。

  

西汉龙首渠的井渠法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高度智慧的结晶,它为世界水利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该坝因建于汉武帝时创建的龙首渠的渠首段而得名。

  

站在大坝之上,与当地的村民聊天说起大坝,村民们自豪的为我们讲起主持规划大坝的李仪祉先生,像讲述自家人的往事,娓娓道来。李先生是咱陕西省蒲城县人,中国现代水利建设的先驱。他主张治理黄河要上中下游并重,防洪、航运、灌溉和水电兼顾,改变了几千年来单纯着眼于黄河下游的治水思想,使我国治理黄河的理论和方略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他创办了我国第一所水利工程高等学府--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和多所院校,培养了大批水利建设人才;他设计了陕西的八大渠,亲自主持建设陕西泾、渭、洛、梅四大惠渠,后因身体状况不幸早逝,他的学生完成了他的遗愿,他树立起我国现代灌溉工程样板,对我国水利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许多年过去了,关中的老百姓始终没有忘记这位为人民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水利大师,每逢清明节和李仪祉诞辰日,都会有大批民众自发祭奠。"关中的农业能有这么发达,关中农民的生活能这样富裕,全赖李仪祉先生的功劳,关中的老百姓永远也不会忘记他。"关中的人民如是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9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