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周边的战略要地对于保卫城区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在长安城的周边有三处战略要地,分为棘门、细柳、霸上,控制着往来长安城交通。西汉文帝时期,匈奴有过三次较大规模的进攻,都对长安城造成威胁,其中,后元六年(前年)冬,军臣单于率六万骑兵“大入上郡、云中各三万骑”、“所杀略甚众”,京师震动,“胡骑入代句注边,烽火通於甘泉、长安。”为防范匈奴进攻长安,汉文帝“以中大夫令勉为车骑将军,军飞狐;故楚相苏意为将军,军句注;将军张武屯北地。”同时,汉文帝又以“河内守周亚夫为将军,居细柳;宗正刘礼为将军,居霸上;祝兹侯军棘门,以备胡。”
为何汉文帝将决战的地点就选择在长安城的周边而非外围呢?显然是经过慎重考虑的结果,笔者认为:第一,匈奴一路抢掠,抵达长安城近郊,大批辎重易形成负担。第二,长安城周边河流众多,是一道道天然壕堑,特别宽阔的渭河,对于没有渡河工具的骑兵恐怕很难逾越。第三,长安城北部咸阳原、东部霸上,地势高亢,在此布防,利于阻拦。第四,长安城城区兵精粮足,有深广的护城河和高大的城墙防护,对缺少攻城设施的骑兵而言不易轻易攻克。而且敌军攻至都城近郊,有利于激发军队、百姓同仇敌忾,共同抗击敌人。
渭桥是跨越河流,连接长安城的重要设施,它们的得失直接关系到城区的安危,防御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强化北部、西部外围地区的防御力度
秦时,秦始皇对匈奴采取主动攻击的策略,略取河南地,修建长城,对匈奴形成强大威慑力,使之不敢轻易南下。西汉建立以后,由于受秦末战争的影响,国家疲敝,故对匈奴退让政策,特别是文帝时期,国力所限,被动防御,更让匈奴有恃无恐,几乎年年犯边。为了防范匈奴大举南下威胁都城,西汉实际上利用了长安防御体系北部外围秦时的军用设施,并根据形势的需要不断完善。可以说,西汉一代,北部是长安城防御体系外围的重中之重。为了防备匈奴兵至关中,进攻长安,匈奴南下可能经过的关隘、要地及城邑的军事地位日益上升。
调令关
调令关位于陕西省旬邑县与甘肃省正宁县交界的调令关南大古山梁上,由于修建省道时破坏严重,只留下少量古道痕迹。考古调查发现,调令关遗址的面积约平方米,平面类似葫芦形。遗址内的地表散布大量绳纹瓦、瓦当残片。调令关城墙的西梁有烽燧遗迹一座,用于遇到险情传递警报。从调令关遗址的范围来看,可能是一处用于稽查行人通往、供北上大军停歇落脚的据点之一。出了调令关,基本上已经不属于长安城外围军事防御的范围内了。
石门关
石门山是子午岭南段余脉,主峰和大部分山区位于今咸阳市旬邑东南部23公里的清原乡石门关村一带。在石门山主峰东侧有两峰东西对峙,垭口处形成险峻关隘,是为石门关。此关如天然形成的两座门将从中穿过的秦直道卡住,形成锁喉,故决定了它在防范匈奴南下的军事地位。
石门关附近有三个建筑遗址区,第一处在距石门关约2公里的石门村东边台地上,该处四面环山,遗址区总面积约平方米,其东西米,南北米。地表多处散落有秦汉时期的瓦片、砖等建筑残片。调查者推测此处当为官吏居住、军队歇脚的地点,在当时应该还有驿站、商业、民居等设施。第二处遗址区在今大雄宝殿南峰以下缓坡地带,总面积约平方米,其东西50米,南北米。地表30厘米以下有丰富的文化层,发现了纹瓦当,长生未央瓦当、菱形几何纹空心砖、几何纹和乳钉纹铺地砖、绳纹筒瓦,绳纹板瓦等等。
结合出土物及顶大型石柱础等判断,此处遗址的规格非比寻常,应当是一座秦汉宫殿遗址。第三处距石门关行宫遗址约米,总面积约平方米,其东西30米,南北米。该遗址与石门关行宫仅隔一沟,从地表散布的秦汉绳纹板瓦、筒瓦残片来看,调查者推测应是石门关的屯兵、守关的场所。此外,调查还发现,石门关的秦直道沿线还有两处烽燧的遗迹。
这样看来,石门关就不是北上河南地的寻常关口了。关势险峻,附近有临时宫殿、屯军之处及普通居住区,在当时应该是西汉防御匈奴沿直道南下进攻长安城的一处军事要地。据推测,石门关关前关后的常住人口可能有数千,这说明石门关,可以为北上军队提供后勤保障。作为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外围,一旦被突破,云阳、甘泉则不保,继而会威胁谷口,长安震动。所以西汉朝廷加强石门关的军备建设与守卫能力,对于传递军情急报、阻挡沿直道南下的匈奴进入长安城周边地区发挥着重要的军事作用。
云阳、甘泉宫
云阳的军事地位依然是最重要的,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直道从云阳起始往前不远便是交通要塞石门关,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非常密切。其二,云阳不远处便是西汉政治副中心一一甘泉宫,皇帝经常在此处理政事,这决定了云阳在军事上对其作用不能忽视。其三,云阳城内人口众多,是长安城防御体系北部的第一军事重镇。秦始皇三十五年(前年),移民5万到云阳。汉武帝太始元年(前96年),又迁徙郡国吏民豪杰于云阳。汉昭帝时募民修云陵,建云陵邑。云陵邑在云阳县内,徙民至云阳可计的约3.5万户,若每户以5人计算,云阳县人口至少在17.5万人以上,可见人口非常稠密,这对于为甘泉宫、石门关以及北征士兵做好后勤保障十分重要。
西汉皇室修建甘泉宫,固然有皇室暑夏乘凉的需要,但也是战时用以将其作为抗击匈奴,保卫长安的前哨阵地。甘泉宫地处甘泉山一带,群峰矗立,地形险易,易守难攻,前元三年(前年),汉文帝在此部署抗御匈奴作战。此“行自云阳”应该当从甘泉宫出发。“西城”所在的城前头村附近的村庄,如营房坡村、蒋(将)家山村、亮马台村,村名与屯兵驻守有关,“凉武帝”村更是让人产生联想。发掘者认为,这些村庄名称在一定程度上或许说明西城应为驻军阅兵场所,这也解释了西城城内文化堆积不够丰富的原因。
考古发现,苑内秦汉建筑遗址的面积多在5万平方米,性质不尽相同。有一些建筑遗址与关隘、直道密切相关,还出“卫”字瓦当和铜弩机等,说明它们在当时是重要的卫所或驿站。甘泉苑内还出土有“五谷满仓”瓦当,亦认为与汉甘泉仓有关。甘泉仓平时为官吏发放俸禄,战时可以满足军需,是重要的后勤设施。附近有城邑云阳,战时可以随时支援甘泉宫。从长安城至甘泉宫,需要走驰道,出长安城,过中渭桥,经咸阳一一望夷宫一一长平坂,过泾河,在谷口宫附近入冶峪河谷口,北上车箱坂道,再经棠梨宫,沿冶峪河上游至甘泉宫。
由于甘泉宫在当时的政治地位很高,一度成为西汉王朝的“政治副中心”,所以此段路线人流频繁,沿途宫观相望,目前已经发现了大量相关遗址。例如,苑外的淳化县石桥乡的史家塬、刘家硷遗址分别位于冶峪河东、西两岸台地,有着丰富的汉代遗存堆积。其中,史家塬的板瓦上有“谷口”陶文,即“谷口”,很有可能与驰道行经的关隘守卫有关。
徵县
徵县在今澄城县城西南方向的洛河东岸,属今蒲城县辖境,但东与澄城县属地相邻接。徵县之所以在长安城外围军事防御中比较重要,因为此处设有西汉国家战备粮仓。汉文帝时,为了防御匈奴,边地驻扎大量军队,也使得军粮供应状况出现困难。“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
在这种情况下解决的办法只有加大向北方边地输送军粮。为何在徵县设置粮仓呢,其一,徵县属于西汉郑国渠的灌溉范围内,产粮丰富,这是设置的基础条件;其二,徵县所在位置相比细柳仓、嘉仓等相对靠北,且有道路能通北边,能够减少运送粮草的周转时间;其三,徵县距离直道较远,不在匈奴南下的常侵入的路线,在此设粮仓相对安全。
萧关
汉萧关是西汉防御匈奴的一处重要军事要隘。长安城外围军事防御西部最重要的自然屏障是陇山,山脊海拔在米及以上,高大险峻,穿越艰难。此次匈奴进攻,京师震动,汉文帝以车一千乘,骑兵十万,驻扎长安周围以应对。自此以后,萧关的军事地位骤然提升,成为屏蔽关中的四大关塞之一。吴楚七国之乱时,吴王刘濞就有“燕王北定代、云中,抟胡众,入萧关,走长安”的计划。汉武帝元鼎五年(前年),刘彻首次巡视郡国,从雍县出发,过陇山,登崆峒,北出萧关,视察新秦中;元封四年(前年),“复幸雍,通回中道,遂出萧关。”
9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在开城村一组西侧台地上(当地人称瓦渣梁)发现大量汉代建筑遗址,该遗址南北长约、东西宽约—米,地表文化层堆积厚1—1.5米,地面散布汉代绳纹板瓦、菱形方格纹、云纹瓦当等残片,调查者认为此处是一座城址。该城址地理环境险要,处南北交通要道之上,在军事防御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据此有学者认为此处是汉萧关遗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