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中共渭南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市区域合作中心主任王斌就市发改委牵头的“加快构筑内陆开放新高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项目建设”“三项重点工作”有关情况作了介绍。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与舆情信息科副科长张红红主持新闻发布会。
据王斌介绍,截至4月底,全市96个内陆开放项目开工81个,开工率84.4%,累计完成投资额.8亿元,完成年度亿元投资任务的30.8%;全市共有招商引资在建项目个,实现到位资金.12亿元,完成全年亿元任务的30.27%。
同时,以“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市”为目标,重点围绕生态环境保护、黄河长治久安、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等方面,明确目标任务,加强项目谋划,狠抓工作落实,聚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市建设。
截止4月底,全市黄河项目完成投资.6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31.5%;纳入陕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库项目个,其中单个项目54个、总投资.2亿元;纳入年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库单个项目57个、总投资约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95亿元,占全省的11.5%。目前,渭南市累计完成营造林45万亩,陕西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湿1万亩;摸排核实全市入河排污口个,并建立入河排污口清单。
从总体情况看,渭南市在重点项目审批手续办理方面全面实行“容缺+承诺制+并联审批+全程代办”模式,截止目前,全市个重点项目个市域内手续全部办结,办结率97.15%。狠抓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1-4月全市新增市场主体户,同比增长61%,其中全省季度通报显示我市一季度市场主体增速排名全省第1位。上报并通过省级审核年政府专项债券项目个,排全省第1位;债券资金需求亿元,排全省第3位。37家本地企业在省上市后备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注册,全省第2位。
从县市区看,合阳县在金融服务方面边调研边落实,在法治保障方面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执纪问责工作实施方案》,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富平县提前在人力资源服务许可等方面落实“互联网+踏勘”经验,在企业开办“一日结”、不动产登记“一小时”、个人事项“一证通”、智能AI“一秒批”等方面成效明显。大荔县“工作法”走在全市前列,出台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优化营商环境10不准举措。澄城县制定依法打击妨碍市场主体生产经营违法行为等10项措施,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提供有力保障。潼关县在身份证“无证通办”、居住证办理立等可取等方面成效明显。蒲城县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严格实行“亮证”执法等六项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华州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走在全市前列,互联网+踏勘经验在全市推广。渭南高新区在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和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方面成效突出。白水县率先在全市开展“一业一证”改革,居住证办理实现立等可取。临渭区开通全市首个跨域通办专窗”。华阴市在推广复制全省典型经验“楼小二”方面成效突出。经开区在主动上门服务加快手续办理方面成效明显。
王斌最后说,下一步,市发改委将继续以“十项重点工作”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引领,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切入点、落脚点,以牵头负责的加快构筑内陆开放新高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项目建设“三项重点工作”为着力点、发力点,聚焦追赶超越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立足岗位职责、回应群众关切,努力做到在“知”上有作为,在“行”上见成效,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担当、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动力、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全力推进渭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记者提问:今年以来,内陆开放新高地工作方面有哪些亮点?
在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工作方面,我市工作亮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开发区优化整合有新进展。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开发区优化整合工作推进会要求和市政府专题会议部署,印发《全市开发区优化整合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工作推进制度,督办方案报备、优化整合和规划编制。印发《高质量发展要求背景下渭南发展生态工业园的意见建议》的送阅件,指导各县市区以生态工业园区融合落实中省生态环境保护新要求、新要求。白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举行揭牌仪式。澄城经开区获批为全省经济技术开发区,批准面积10.平方公里。二是对外合作和项目引进呈现新局面。先后7次与土耳其丝路经贸交流中心沟通对接,4月27日成功签订“一带一路”世界商桥合作框架协议。5月12日,渭南经开区现代物流港项目与中远海运物流有限公司签约,助力打造服务西安渭南物流产业融合发展的高层级物流平台项目。建立重点项目“税务管家”、“纳税服务一卡通”等工作机制,合力推进项目建设、服务全市十项重点工作。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如何推进这项工作?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以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市为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构建政策规划体系。全面对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尽快出台《渭南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同时,研究制定《渭南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渭南市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渭南工作方案》等配套政策,形成“1+N+X”规划政策体系。二是重视解决突出的重大问题。重点实施水源涵养、水土流失治理、矿山综合治理、环境污染治理等工程,全面改善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加强黄河、渭河、洛河及中小河流河道和滩区综合治理,加快堤防险工险段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提高南山支流防洪标准,切实提高防洪水平。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大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力度,打造富有华夏文明活力的黄河文旅胜地。三是加强项目策划推进。围绕生态保护、防洪减灾、水资源保护利用、文化保护传承、基础设施联通、跨区域合作等方面,持续加强重大项目、重大工程谋划,力争实现项目接替有序。
我市在优化营商环境领域协调处置市场主体之间纠纷探索了“大事化小、小事变好”工作法,请您介绍一下具体内容和成效。
自全市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以来,我们在受理企业群众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投诉举报及求助咨询线索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线索为市场主体之间的纠纷,这些纠纷涉及项目建设、合同执行、债务化解等多个方面,为此我们探索了“大事化小、小事变好”工作法。这个工作法的核心是:一是要公平公正处置,“大事化小、小事变好”;二是做到掌握举报方与被举报方的共识、诉求、底线以及所处领域的政策;三是剥离共识找分歧、分歧之中找制度、制度不足找证据、证据不足找惯例、惯例之外找便民利企政策落地落实;四是协调结束后做好留底存证、跟踪服务、涉嫌违纪违法线索移交、司法补偿、问题研究及典型经验推广宣传等工作。这项机制运转以来,受理各类市场主体之间纠纷36件,处置合同或标的资金上亿元,协调成功率90%以上,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走深走实,深化机制创新,将这项工作机制打造成为司法途径解决前力度大、效率高、零成本协调解决纠纷的重要途径。
渭南青年网图/文张亚龙刘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