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贾生华同志的摄影集《乡情——影像澄城五十年》出版发行,引起很大反响;最近他的另一部影集《变迁——影像澄城五十年》又即将付梓,嘱我写几句话,我也颇多感触与怀思,遂不免在此多说几句。
我与生华同志也是多年的朋友。20世纪70年代初,我在家乡澄城县工作过几年,就认识了生华同志,以后我们又多有联系,当然这也与共同的摄影爱好有关。记得他开始在县电影院工作,以后就到县文化馆专职摄影,付出了大半辈子心血,也结出了丰硕成果。这个成果,就主要体现在这两本影集中。
在谈到生华同志的摄影特点时,大家都赞赏他立足家乡,镜头向下,真实地、生动地、也比较系统地记录了澄城县50年的社会风情、历史变迁、人物事件等。两本影集,各有重点。如果说,《乡情》主要是以人物为主,那么《变迁》则以事件为主;当然这个区分不是绝对的,人物中有事件,事件更离不开人物。只有把这两本影集放在一起,才能全面认识生华同志的摄影成就,也才更能完整地看到这批记录澄城50年的影像的重要价值。
这本《变迁》影集分为城市变迁、文物古迹、企业兴衰、农业生产四个部分,近百幅照片。我翻阅后,感到十分亲切,也引起了尘封的记忆。例如,在城市变迁中,现在的澄城县城高楼林立,街道纵横,我每次回来,都有“日新月异”之感。但是70年代以前的县城则是难以想象的狭小、破旧,街道高低不平,是张宏图同志当书记时,才开始了初步的街道修治,为县城发展打下了基础。当年修街道是件大事,整个县城的人都动员起来了,我与生华同志当然也都参加了。回想当年县城旧景,对比如今天翻地覆的变化,真是感慨万千!
澄城过去有一些县办企业,在70年代办得不错,有的还在全省乃至全国挺有影响。例如《变迁》中有两张原县机械厂的照片,一张是厂房剪影,说明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该厂生产的铁井壁管,因供不应求,日夜加班生产。”另一张是特写的排列成行的井壁管。对县机械厂生产井壁管的事迹,当年我不仅有所了解,而且做过详细的调查。机械厂当时叫农机厂,我与县委通讯组的同事写过一篇报道文章,刊登在人民日报年7月17日二版头条,题目是《工人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记澄城县农机厂工人批“上智下愚”、制成半连续井壁管铸铁管机的事迹》,人民日报还配发了题为《充分估计群众的积极性》的评论。文章虽然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但对澄城农机厂工人群众创造精神的赞扬则是由衷的,也是实事求是的。生华同志的这些井壁管照片,成为这篇报道的生动图解,见证了一个县办小企业曾有过的辉煌。在另一本《乡情》影集中收有多达20张的尧头窑照片。其实在县上工作时,我也曾调查报道过该厂的事迹。年7月8日,陕西日报登载了《翻身记——澄城县陶瓷厂大干一年改变面貌》的报道。当时的澄城陶瓷厂是今天尧头窑的主要组成部分。看到这组照片,我的这种激动心情,相信大家是会理解的。
农业生产方面,20世纪六七十年代澄城县以“椽帮埝”为特色的水土保持工作,在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都有一定影响。生华同志摄于60年代的《水土保持工程》等照片,可使人们形象地了解当年的“椽帮埝”是怎么一回事。澄城是旱原,水利工程搞了数十年。最早是五一水库,那时我还在上学;后来的石堡川水库、东雷抽黄工程,我则有幸参与或有所了解。在生华同志的镜头下,石堡川水库的一泓碧水与长长的干渠、田间的道道斗渠,东雷抽黄工程通水典礼的盛大场面与三级抽水站的动人画面,都成了凝固的永恒瞬间。
澄城历史悠久,有不少文物古迹,其中县城的城隍庙乐楼与精进寺塔最有代表性,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影集中有不少这两座建筑物的照片,既有宏伟壮观的全景展现,又有精微细致的局部特写,特别是蓝天薄云下搭满脚手架的精进寺塔,沐浴着金色的霞光,精美壮丽,记录了澄城人民保护这一文化遗产的壮举。
在“文物古迹”这一辑,还收入了县西河桥、龙首坝、三眼桥、澄城县西关会议室等建筑物。把它们列入文物古迹,这是认识理念的重大提升。这些在澄城具有地标意义的建筑物,也都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应该重视与保护。可惜有的已不复存在,成为永远的遗憾。影集中收有澄城西关会议室的多幅照片,说明中有这么一句话:“年某月某日,澄城县部局以上党内领导干部,在此听到一个令人不敢相信的党内重大事件,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亲密战友林副主席叛国逃跑。”这个会,我当时参加了,震惊之情,至今记忆犹新。这个会议室记录了澄城县40多年间所开过的一系列党政大会,也是澄城这40年历史的一个侧面反映,有其纪念意义,可惜被拆了。
三眼桥又是一例。《变迁》中收有3幅新老三眼桥照片。三眼桥位于洛河之上,连接着澄城、白水两个县。年春节刚过,我从澄城转到白水上完小(当时是大县,澄城,白水并入蒲城县),一位父执骑自行车捎着我去白水,曾在三眼桥住了一晚,以后两年又多次路经这里,印象颇深。说实话,三眼桥是个什么样子,回想起来已经很模糊了,但它却和我的一段经历联系在一起,永远深藏在记忆中。三眼桥在澄城,也曾是个有名的地方,以它的地理位置与建筑艺术为人所重。这次看了生华同志的照片,我对这座桥的作用及建造者的匠心才有了深入的了解。当知道它已随着修水电站被炸掉而荡然无存时,心中不免感到莫名的惆怅。现在虽然建有新的三眼桥,但丰神气韵根本没法与老桥相比。为什么一定要在这儿修水电站?为什么非要炸掉这座古老的石桥?如果放到今天,恐怕不会做出这样的决策。因为这是一座凝结着古人智慧的建筑物。多亏有这些照片留下它的风采,还可供后人去研究、凭吊。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澄城虽地处西北,同样沐浴改革春风,四十年奋斗,风云沧桑,发展变化很大,有许多值得大书特书的事件。这在《变迁》中都有生动的记录,如澄城卷烟厂、振兴运输公司、澄城大市场、澄城个体劳动者协会、现代化西河大桥等,都是澄城改革发展史上的标志性大事,在这部影集中都有生动的反映。
生华同志在摄影上取得如此丰厚的成果,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他对澄城这片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生活工作于斯的土地充满着深厚感情,对澄城的父老乡亲怀着深沉的热爱与敬意,对自己所从事的摄影工作的意义有着深入的认识,因此50年如一日地保持着创作的激情,充满人文情怀,让镜头始终追随时代的步伐,紧跟社会的发展,着眼于人民大众的生活与创造。正因为他固守在这1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熟悉与了解家乡的人文历史,所以他对一些拍摄对象或专题,就能注意长期地、连续地观察与记录,留下了不同时期的影像资料,有的长达四五十年,可以比较,对照研究,很有意义。特别是一些拍摄对象发生了巨大变化,或者面目全非,有的甚至已经了无踪影,这些影像更弥足珍贵了。
我还要强调的是,生华同志的摄影作品不仅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他虽然身处澄城一地,但艺术视野非常开阔,并重视与摄影同行的交流,注重摄影理念与技术的追求,许多作品特别是反映“澄城老哥”的人物照、表现风俗民情的艺术照,在构图、角度、光影等方面都很有讲究,颇得同行的赞许。
末了,又凑小诗四首,祝贺生华同志的新书问世,也聊表我的敬意:
两卷风华漫卧游,往尘多少且回眸。
家山无恙故人好,才调贾生当一流。
光影生涯五十年,翩翩绿鬓已皤然。
回头犹是无穷意,一片乡情记变迁。
百张图景感韶华,燕子今时寻故家。
不变惟留梦中影,牛羊日夕话桑麻。
楼寺倩姿千百娇,古徵黄土有琼瑶。
事如鸿雪堪追忆,夏雨秋波三眼桥。
这里,再加一点说明。本人因查出心脏病,5月24日开始住院,定于6月5日即明天做相关手术。在这检查及准备的十来天中,我认真拜读了生华同志的两本影集,并在手术的前一日完成了这篇小序。他的影像,使我回到了渭北的川岇沟原,揭开了许多前尘往事,回味起难以忘怀的旧时风华,也感慨于世事的巨大变迁,不知不觉度过了这段令人紧张的等待时光。这是家乡给予游子的慰藉,也是图像的力量。感谢生华!
郑欣淼年6月4医院
贾生华,男,年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附中,澄城县文化馆干部,澄城县摄影学会荣誉主席,原渭南市政协委员,原渭南摄影家协会、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学会会员,陕西摄影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新闻摄影学会会员,陕西艺术摄影学会会员,陕西民俗摄影学会会员。
其摄影作品《一窝走》、《兑现》、《晒》、《吹鼓手》,等近百幅摄影作品在中、省、地报刊杂志及各类影展影赛中发表、展出,其中数十幅作品获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拍摄、编辑、出版《乡情-影像澄城五十年》、《澄城》、《山水神韵》等画册。其传略和作品被录入《中国摄影家大辞典》、《中国摄影师名录》、《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书中。
以下是部分贾生华老师的摄影作品,请您欣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