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录——陕西省澄城县安里镇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别说在陕西省和渭南市,就是在澄城县知道光录村的人都不是很多。就是这样一个名不转经传的小村,却有着我许多年少时期的回忆。
光录村位于澄城县城的西侧,隔着西河沟就可以遥望县城,正如陕北民歌里唱的那样:见个面面容易拉手手难。
记得小时候去光录,从东边县城下到沟底,沿着小河边向南直行一公里左右就到了去光录村的必经之路——光录古道的坡底。夏天的话,先在小河里洗把脸,若是冬天就得到河边的温泉处,当时的西河边有好多冒着热水的泉眼,在温泉边喝上几口甜美的温泉水,洗一洗脸上的泥土,并将随身带的手巾洗一下,作好步行去光录村最艰难的一段胶泥坡——光录古道的准备。
光录古道全长约三里多,路面宽约八米左右,坡势陡峭,两边崖土高耸,好像神人用巨斧劈开的一样,走在坡上向天仰望,可谓“一线天”的景象,这样的路不要说遇到大雨或大雪、肩扛身背,就是徒步行走都是非常的吃力,人们通常都是走一段歇一会,等到了村口经常是疲惫不堪、汗流浃背。
就是这样一条坡陡崖高的胶泥坡,听说在解放前和解放后一段时期曾经是县城及东边几个县到蒲城、白水的主要通道,据说当时澄城县及东边一片区域人们用的煤炭、石灰、硫磺、陶瓷等都是经过光录古道运输出去的,古道的两头那时可是有许多的商铺、店面,可谓车水马龙,热闹非凡。解放后修建加宽了西河石拱桥及过桥公路后,这段胶泥坡便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就只是光录村人步行去县城的简捷之选,只有坡下西河边上光录人利用水资源的建筑杰作——几个水磨房,仍在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光录村有四个生产小组,人口主要由刘、白、杜、汪等几个姓氏组成。我舅舅的家就在光录村。
我的舅舅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中等个头,身材肖瘦,不很宽阔的脸上经常戴着一副眼镜,与人说话总是笑眯眯的,作为小学教师的舅舅在光录村乃至当时安里乡许多村庄的大小人们见面都尊称“刘师”,这个称呼那时的我有些不太理解,后来经历的几件事使我渐渐的明白了其中的原由。
记得在我小学四年级,那年是外爷三周年忌日,我随母亲到了光录,为了不耽误学业,在光录小学任教的舅舅让我那几天随光录学校的班级上课,那时的光录学校在村庄的中心位置,穿过圆顶的窑洞校门,对面一排面南的窑洞就是几个年级的教室,教室里都是石桌、石凳,舅舅代的是四、五两个年级的语文,随着上课敲响的金属之声,舅舅走进了教室,全体学生起立,老师同学间相互问好后,全班的学生都挺胸坐直,教室里顷刻间雅雀无声,我忽然发现全班同学的手不知什么时候已背到了身后,看到正在看着我的舅舅,我有点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两只手也偷偷的溜到了身后。
直到现在,我仍能清楚的记得那一节语文课的课文:愚公移山。舅舅从愚公移山的出处《列子?汤问》讲起,告诉同学们“愚公不愚,智叟不智”的道理,鼓励学生克服学习条件差的困难,努力学习,刻苦用心,坚持不懈,定能获得人生和事业上的成功。
舅舅是这样讲的也是这样要求学生的。又过了几年,我路过舅舅当时任教的段庄,顺便走到学校,门卫师傅听到我来看舅舅,说是舅舅正在上课,也快到下课时间,可以在院子里等会。那时的舅舅听说是学校的校长,却仍给几个班级代课,我慢慢走到教室门口,听到舅舅正在布置课后作业,一部分同学做这类作业,另一部分同学做另一类作业,最后特别强调希望有时间的同学可以多做多练。等到舅舅出了教室门,我便说:作业题就一种您也好检查,没必要搞得那么复杂。舅舅看着我,慢慢讲出了他的想法: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一样,有潜力的就得给做些开发性的试题,希望上进的自己也可以去努力,我就是提前给找点相关的资料,作业检查时费点时间,只要娃们以后有好的发展......。
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使我明白了刘师这个称呼,它不单是对一位普通的传道、授业、解惑老师的尊称,更是对这位老师正直无私人品的敬畏和乐于奉献精神的肯定。
这就是我记忆中光录,这里有着坡陡难行的古道,曾经寄读的学校,儿时一起玩耍的伙伴,最难忘的还是言传身教的舅舅。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勇于担当”。如今的光录人追随时代的步伐,充分利用天然的地理资源,始终坚持自然、健康、先进的养殖理念,以原生态、无公害、营养、健康、安全的产品回报社会,奉献社会。
底部广告↓↓点击"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