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渭南市澄城县王庄镇良周村北面的田野里,有一处战国(秦)至汉代时期的大型宫殿建筑遗址,总面积达到80万平方米。年6月25日,这里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申威隆:90后“陕西文博一哥”
日前,我前往澄城县参加渭南市第二期文博干部田野考古培训班,每天中午都在良周村的考古队驻地吃饭。10月15日,吃过午饭,约上同学,一起步行至不远处的良周遗址,成为我到达的第处“国保”单位。
在良周村的西侧,沿着小路向北走,路边出现一块新竖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随后,按照路旁的指示牌,逐渐走近遗址的核心区。但是,周围始终都是一片田野,看不到任何宫殿遗迹,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路了?
最后,走上一条南北向的小路,将遗址分为东、西两部分。年,姜宝莲和赵强在《文博》杂志上发表的《陕西澄城良周秦汉宫殿遗址调查简报》中,曾经提到过这条小路,并且将小路以东定为A区,小路以西定为B区。
顺着小路向北,目光向东望去,不远处有一圈铁栏杆。走到近处一看,虽然杂草丛生,但是可以看出是一座夯土台,柱子上还写着“爱护遗址”“延续文化”和“共同保护”等标语。
据调查简报描述:A区是夯土遗迹主要分布的区域,东西宽米,南北长米。其中,中部偏北现存一座平面呈长方形的夯土台基,南北残长17米,东西残宽12.8米,残高约4米。因此,眼前的这座夯土台基,应该就是良周遗址的核心区了!
年3月,良周村退休教师张文江,在这座夯土台基的周围,无意中发现装饰着璧纹的空心砖和各种砖瓦的残件,于是他将这里的情况立马告诉陕西省文物保护中心。年8月至12月,文物调查研究室对这处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并且对重点区域进行考古钻探,发现一座大型的宫殿建筑遗址。
近年,在良周村里修建起一座社区博物馆,主要介绍良周村的历史和名人故事。其中,通过大量文字和图片,展示了良周遗址的基本情况,并且陈列着这里出土的瓦当、筒瓦、板瓦和绳纹砖。
当年,在良周遗址采集的文物,以各类建筑材料为主,包括砖、瓦和石础,还有少量的陶器和铁器残件等。其中,瓦当以各类云纹为主,也可以看到一些文字瓦当,以“宫”和“与天无极”的字样最具代表性。在一些筒瓦和板瓦上,可以看到陶文戳记,包括“犬亭”“栎市”“大匠”“鬼”等。
10月18日,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跟随全体参加培训的学员,我们再一次来到良周遗址。先游览了清代寨堡,后顺着东侧的壕沟,步行至遗址核心区。良周遗址四周有土沟环绕,东、西两条沟,底部较平坦,可能为人工开挖;南、北两条沟,不符合自然形成的条件,也有明显的人工开挖迹象。
春秋战国时期,这里位于黄河西岸,所以被称为“河西”。秦晋、秦魏之间,为了争夺河西,展开过多次战争,良周遗址或许是曾经重要的军事工程?汉武帝时期,祭祀汾阴后土祠,途径吕梁、澄城、合阳北境,良周遗址或许是当时重要的皇帝行宫?
可惜,关于良周宫殿遗址的名称,文献中没有任何相关记载。年,良周村民在平整土地的时候,曾经采集到一块写有“貌宫”字样的瓦当。因此,有学者认为:这处良周遗址或许就是曾经“貌宫”的遗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