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哪家白癜风治疗好 http://m.39.net/pf/bdfyy/
澄城,秦时设“徵”县。在澄城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农业始终是绕不过的话题。伴随着澄城农业文明的发展,在几十年如一日的农技推广工作中,有一朵盛开在古徵大地上的“庄稼花”,她用脚步丈量田间地头,用科技指导群众务农,用信息助推农民致富。她,就是袁斌会,一个外表柔弱,却毅然“不爱红妆爱农妆”,甘愿在黄土地上播种希望的人。提起她,农民朋友都知道,不就是澄城县农技中心信息站站长吗?不就是烈日下寒风里的那个瘦弱身影吗?不就是单位同事眼中的那个“女汉子”吗?她出生于农家,长在农村,从小见惯了农人的耕耘,深知农民生活的艰难,更加懂得干农业的不易;看多了农民的疾苦、农村的艰辛,让她拥有一颗善良朴实的心灵,深爱着农村、深爱着父老乡亲;坎坷的生活经历,让她更加懂得有份工作的重要性,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总是心怀感恩,因而更加爱岗敬业。因为懂得,所以努力付出出自农家知农苦,心系农家为农忙。出身农家,长在农村,工作在农口的她,懂得农业的不易,了解农民的渴求,作为农技推广部门的信息工作者,更明白先进的农业科技往往能够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电视、网络、及报刊杂志,大力宣传有机肥替代化肥、旱作农业、水肥一体化、粮食功能区划定、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等重大技术项目,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推广工作,遍及全县十个乡镇,开展专题培训会,推动实用技术的应用。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是当前农业发展的必要技术途径。为了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她深入全县十个乡镇参与开展技术培训,在《陕西科技报》《陕西农村报》等报刊上发表多篇通讯报道进行专题报道,在《陕西新闻》《渭南新闻》等电视新闻及《陕西农业网》等网络媒体上广泛宣传。负责包联冯原镇陇头村,她进村入户,开展宣传培训,传授科学技术,为群众讲解有机肥使用的意义、目的、作用,对农产品质量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土壤改良和环境改善的重要性。部分群众认识不到位,她与示范户创建苹果示范基地亩,在示范基地使用有机肥+复合肥、生物菌肥+复合肥等配方,进行果园生草、种植油菜等方式,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果色、口感、品质显著提高,做给农民看,帮着农民干,亩均增收超过0余元,样板示范出成果,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推广有机肥,减少化肥施用量,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改变了群众单施化肥的习惯。汗水不会白流,耕耘就有收获,努力换得好结果,陇头村10个示范户人均纯收入万元以上,户收入最高达22万元,群众争当她的科示范户,尊称她为“袁老师”。在产业脱贫技术服务中,她既是联络员,又当司机,还是通讯兵,联系培训老师、联系村上、组织现场会议,不畏严寒酷暑,起早贪黑,在交道镇、寺前镇、韦庄镇等三个镇办十个村,开展技术培训。数九严冬里,冒着凛冽寒风,刺骨的冰冷,深入田间地头,坚持理论培训和田间实践相结合,把苹果、樱桃、花椒、金银花等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土壤施肥等技术送到群众手中,她的脚趾头、手指头时常被冻得僵硬,但看到群众热切的眼神、高涨的情绪、强烈的求知欲,学习到技术后的高兴劲,她就不觉苦,忘了疼,始终坚守在田间第一线。培训结束后,别的同事都回家了,她还要加班加点,完成当天的通讯报道。一丝不苟开展科技试验。负责王庄镇贾家埝建立春玉米增密度提单产试验田亩。为了做好试验田建设,她提早利用视频学习技术讲座,向专家组学习各项技术措施,了解试验布局,在试验田现场为群众讲解种植关键技术。为了做好试验田播种,早晨六点出发,七点到试验田,从整地、机械调试,控制施肥量、播种深度、株行距,到间苗定苗,全天蹲在田里,饿了吃个烧饼、渴了喝口矿泉水,有时晚上10点才回家吃饭。为了做好每个生长发育环节田间调查,一周最少要去调查一次,扎实做好调查记载,每个环节全程参与,整天一身土、挥汗满是泥,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在每个过程环节,她拍摄照片、制作小视频,把春玉米增密度提单产试验动态发送到各级工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