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日报记者史王萍见习记者张超
近日,漫步澄城县董家河煤矿矸石山,尽管寒风阵阵,但是苍劲的松柏依然挺直了腰杆。如果不是有项目施工牌的提醒,记者无论如何也无法将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与地缝密布、房屋倾斜、乱石遍布的采煤沉陷区联系在一起。
而这,只是澄城县自然资源局大力修复治理采煤矿山地质环境的一个缩影。
董家河煤矿矸石山治理后
澄城县地处渭北黑腰带,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重点产煤县之一。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煤炭开采的鼎盛时期,境内采煤矿井多达余处。由于采煤历史悠久,在矿产资源持续开采过程中,采煤沉陷区涉及的线长、面广、量大,需生态恢复治理面积约平方公里,因矿山开采造成的矿山地质灾害达到48处。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地表沉陷、房屋分裂、道路桥梁断裂、遍地坑洼、煤渣灰尘飞扬的情况,当地居民生活也因此陷入困境,沉陷区治理一度成为县政府最棘手的民生难题之一。
采煤矿山引发的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治理行动刻不容缓。
董家河煤矿矸石山治理前
为有效解决采煤塌陷造成的一系列问题,还人民群众一个安居乐业的人居环境。近年来,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指导下,澄城县自然资源局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按照不欠新账、快还旧账的原则,将全县采煤矿山细分为在建生产矿山、历史遗留矿山及政策性闭坑矿山,针对不同类型矿山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恢复治理方式。
针对在建、生产矿山,采取边开采、边保护、边复垦的措施,使损毁土地得到全面复垦。澄城县自然资源局督促矿山企业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土地复垦方案》进一步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结合矿山企业的实际情况,各矿山编制治理计划,按年度实施矿山环境治理工程。同时依据《陕西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基金实施办法》,积极缴存基金,决不增加矿山地质环境欠账。
针对历史遗留矿山,该县成立了澄城县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将全县采煤沉陷区治理与新农村建设、土地复垦整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交通、水利等其他相关工程结合起来。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及城乡建设规划,编制采煤沉陷区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按照“宜耕则耕、宜村则村、宜水则水、宜林则林”的原则,实行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引导沉陷区居民向集镇和城区居住区集中,传统农业向多元产业方向发展,有效保护耕地和节约用地,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目前,尧头镇采煤沉陷治理项目已完成初验,治理面积达到亩。
针对政策性闭坑矿山,澄城县自然资源局对县内鑫合煤业等6家首批履行闭坑矿山恢复治理责任的企业予以技术支持,协助矿山履行闭坑义务,同时也化解了煤炭行业过剩产能问题。6家企业在闭坑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中,对矿山废弃井口进行多次回填封堵,并在井口周边安设金属围栏及警示牌,有效地避免了地表水的下渗,提高了周边土层的涵养水源能力,同时消除了安全隐患;对工业场地采取废弃建筑物、构筑物拆除清运,对拆除地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生态修复思路优先复垦为耕地,通过覆土、翻耕、培肥、周边修筑田埂等措施,恢复矿区土地使用功能,防止水土流失,共恢复压占损毁的土地资源余亩;采煤沉陷区通过裂缝回填夯实、土壤重构、人工播撒草籽及补栽树苗等措施,将沉陷损毁区复垦为周边地类,生态环境融入周边环境;煤矿矸石堆治理一直是采煤类矿山的治理难题,通过削坡使坡体达到稳定后,在下部修筑拦渣墙,矸石堆坡面覆土,人工播撒草籽复绿,最终治理效果较为理想。对早期因矿山建设削坡形成的高陡边坡,通过清理危土体、削坡、人工播撒草籽、设立警示牌等措施,有效消除矿区范围内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确保项目区周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今后,我们将持续秉承建立矿山企业承担责任、政府有效管理、环境有效保护与恢复治理的新机制,不断完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资金保障机制,加强现有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监管,严格矿山闭坑报告的审查和报批制度。同时,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补偿’的原则,有效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具体责任,有力推动全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澄城县自然资源局局长刘耿信心满满地说。
回首采煤矿山修复治理历程,虽道阻且艰,但一路走来,澄城自然资源人以敢为人先的姿态,先行先试,攻坚克难,奋力修复“生态疮疤”,助力澄城县绿色发展。如今,走在矿区,绿水青山在脚下,蓝天白云在眼前,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明显,矿区群众拍手叫好,一幅绿水青山美丽澄城的画卷正在实现……
作者/来源:渭南日报
内容如有不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029.html